多語言站點SEO需要注意的幾件事 - 朱澳的SEO部落格

多語言站點SEO需要注意的幾件事

透過以往的文章,各位一定知道我在經營一個房地產類的部落格,而文章內容不僅面向大陸,也同時面向俄語、英文及日文國家。

而目前我的房產類文章一共產出了大約十一篇,如果加上其他國家與地區的文章,總數大概有四十篇。需要特別說明的是,這些其他語言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我以中文原文為基礎進行翻譯,當然其中也包含了我請母語寫手協助潤飾的部分。

今天主要要談的是 多语言站点运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件事。

hreflang 帶來的作用

回到我前面提到的內容,我的中文文章大約產出了 11 篇,之後再把它們翻譯成各種語言。我們可以設想一種情境:俄國讀者透過關鍵字「Цены на жильё в Токио(東京房價)」搜尋,進而進入到我的網頁。

Цены на жильё в Токио

除了文章內容本身,讀者還會發現網站的選單以及其他位置依然是中文。這顯然對使用者以及 Google 都非常不友好。從使用者角度來看,如果他想繼續閱讀其他內容,卻因為選單上的文字無法理解,往往就會直接關閉頁面,導致跳出率上升。

從 Google 的角度來看,當它抓取到這樣的頁面時,如果頁面中同時存在中文和俄文內容,就無法準確判斷該頁面的主要語言到底是哪一種。

除了页面语言统一,我們还需要透過 Google 能識別的標籤來明確告訴它,這個頁面的主要語言或目標受眾。

hreflang 標籤 可以幫助你解決「頁面重複性」的問題。它能夠告訴 Google:A 頁面屬於 A 的語言版本,而不是 B 的版本。

如果你的網站是多語言架構,那麼透過這個標籤,就能明確地告訴 Google:A 頁面是面向哪個國家/語言的使用者,而 B 頁面又是對應於哪個族群。

內鏈使用的正確方法

內鏈的正確使用實際上有助於 Google 更好地理解頁面與頁面之間的關係。如果頁面之間的連結不夠清晰,可能會對 Google 分類頁面造成較大壓力。

舉例來說,假設中文站點中有一篇名為《大邱房價》的文章(以下稱為 A),為了避免它形成內容孤島,我從其他文章(以下稱為 B)中挑選了可以指向 A 的相關關鍵字。如果 B 頁面的語言是英文,那麼指向 A 頁面顯然不合適,因為兩者語言不一致。

正確的做法是,B 頁面應該指向與其相同語言的頁面。也就是說,英文頁面的內鏈應該指向英文頁面,中文頁面的內鏈則指向中文頁面,這樣才能保持語言一致性,避免造成 Google 對頁面分類的困惑。

使用清晰的語言標識

在多語言網站架構中,使用清晰的語言標識非常重要。建議採用「子目錄」或「子網域」的方式來區分不同語言版本,例如子目錄結構可為 example.com/en/example.com/zh-tw/,而子網域則可設為 en.example.comzh-tw.example.com

這樣能讓搜尋引擎與使用者明確理解各語言內容的歸屬,提升索引效率與使用體驗。

相對地,不建議使用 URL 參數(如 example.com?lang=en)來切換語言。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搜尋引擎辨識困難:Google 等搜尋引擎傾向將不同參數視為同一頁面的變體,而非獨立語言版本,可能導致只索引其中一種語言。
  2. 難以設置 hreflang 標籤:hreflang 屬性需要對應唯一的 URL,若語言以參數形式存在,管理起來容易混亂。
  3. 權重分散與重複內容問題:搜尋引擎可能誤認為各語言版本是重複頁面,導致權重分散、排名下降。
  4. 使用者體驗較差:參數 URL 可讀性低,分享或外鏈時不如清晰的語言路徑直觀。

綜上所述,若要進行多語 SEO,最好為每個語言版本建立獨立且結構清晰的 URL,以便搜尋引擎準確抓取、索引與排名。

總結

以上這三點是多語言 SEO 需要著重注意的重點,當然也不僅僅只有這些。不過在多數情況下,只要這三點做到位,就已經可以算是一個合格的多語言網站了。

至於其他更細節的優化部分,像是內容在地化、頁面結構微調、以及各語言版本間的鏈接策略等,我們會在後續的文章中持續補充與說明。

朱sir
朱sir

本站作者朱sir,江蘇人,擁有十年SEO從業經驗。此博客旨在分享實戰經驗,並總結選擇SEO服務時需注意的關鍵要點。

文章: 10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