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歌副總裁在《華爾街日報》的分享要點 - 朱澳的SEO部落格

谷歌副總裁在《華爾街日報》的分享要點

這幾週實在是太忙了,一邊忙著與婚活對象見面,一邊又要應付現實工作,各位多多理解。

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 Liz Reid 在《華爾街日報》Bold Names 播客中的要點。

简单介绍下,Liz Reid(莉兹·里德)是 Google 的搜索部门负责人(Head of Search),也是公司副总裁。

她于 2003 年加入 Google,早期参与了 Google 地图和本地搜索的开发。后来,她领导了 Google 搜索团队的核心方向,包括把生成式 AIGen AI)整合进搜索,让用户可以用更自然的方式提问并获得智能化答案。

她提到,谷歌正在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(AI)重塑搜尋,並同時應對產業變化與道德挑戰。

以下為整理的主要內容:

關鍵重點

以下是里德在播客中分享的一些要點:

谷歌歷史上最深刻的轉型

人工智慧是谷歌搜尋有史以來面臨的「最深刻的轉變」,它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訪問和理解資訊的方式,超越了向行動端的轉變。

這項新技術實現了多語言搜尋和複雜問答等長期存在的概念。

傳統 AI 整合

甚至在 ChatGPT 出現之前,谷歌就已將 BERT 和 Transformers 等人工智慧整合到搜尋中。

過去,人工智慧主要用於排名和相關性判斷等「幕後」工作,但近年性能提升後,可以以使用者可見的形式呈現。

搜尋的未來:人類 + 人工智慧的混合

使用者尋求人工智慧驅動的摘要和真實的人類觀點的「兩者兼具」。

谷歌的目標是利用人工智慧加快資訊發現,同時連結可信賴的人類內容。

人工智慧概述與廣告收入

AI 概述是結果頁頂部的摘要,整體上並未損害廣告收入。

雖然部分廣告點擊量有所下降,但搜尋量增加抵消了影響。

對話式和簡化的搜尋體驗正在增加問題數量,擴大搜尋量與機會。

競爭、反壟斷與「分攤」

儘管 ChatGPT 和 Perplexity 等人工智慧工具興起,谷歌認為這是「擴張的時刻」。

AI 可以增加線上提出問題的總數,而非零和競爭,使多個平台能同時發展。

谷歌正在透過雙管齊下策略「從內部顛覆自己」,Gemini 專案正在開發該策略,同時搜尋功能也在持續演進。

改變使用者行為與內容格式

尤其是年輕族群,他們越來越偏好短影片、論壇及使用者生成內容,而非長篇文章。

谷歌調整排名演算法,以反映更多此類格式,滿足使用者需求。

出版商與創作者支持

谷歌旨在推廣原創、高品質內容,並維護網路「健康」。

在 AI 概述中引入內嵌來源連結(顯示為「來源:[來源名稱]」),提高創作者知名度、品牌曝光及流量。

頭條新聞與發現中的新個人化功能,可優先顯示使用者信任的來源與訂閱者。

打擊「AI批量生產」與低品質內容

有一種「死互聯網理論」認為,人類內容被埋藏於人工智慧產品中。

谷歌利用垃圾郵件檢測見解,降低「低價值」或重複的人工智慧生成內容,同時評估 AI 輔助的創意作品是否合法。

朱sir補充:「AI Slop」是生成式 AI 批量生產的低品質內容的口語術語,充滿重複、品味差及錯誤資訊。以搜尋排名和廣告收入為目標的內容農場和機器人貼文,以及捏造的摘要、評論與來源,是典型案例。問題在於它們掩埋了人類創造的高品質資訊,污染搜尋結果與社群媒體的資訊環境。

人類學習體驗

人工智慧減輕了「做作業」的負擔,同時不損害好奇心。

正如互聯網曾提供替代圖書館的便利,人工智慧可以快速打開學習大門,而非取代學習本身。

她將人工智慧比作「導師」,協助應對複雜且耗時的挑戰。

朱sir
朱sir

本站作者朱sir,江蘇人,擁有十年SEO從業經驗。此博客旨在分享實戰經驗,並總結選擇SEO服務時需注意的關鍵要點。

文章: 10